赖利娜:微短剧出海,版权保护应是标配
|

近来,中国微短剧凭借“短小精悍、叙事强烈”的形式走红海外,然而近日,知名出海短剧平台“ReelShort”被多家国内公司指控抄袭。表面上看,这是中资企业间的授权边界之争,实质上却反映出一个潜在隐患:在“文化出海”过程中,如果对内容权属缺乏清晰认定与合规管理,极易演变为版权主张的“真空地带”,为外部力量对我内容资源的“合法掠夺”埋下伏笔。对此,应加强治理,堵住漏洞,确保“文化出海”行稳致远。

首先,版权主权必须成为“内容出海”的首要防线。内容是文化的核心,而版权则是内容安全的护栏,内容“输出权”必须与“版权主权”同步建立。剧本的翻译、改编、演绎与跨境传播,每一个环节都涉及法律边界,决不能模糊版权授权的程序。现实中,一些平台和企业在利益驱动下,在未取得剧本完整授权的前提下,将其翻译后交由境外团队拍摄,并迅速上线境外平台获利。这种“抢跑式操作”虽可能在短期内获得播放量,但给内容原创方的维权造成极大障碍。更严重的是,未经授权的翻译和演绎一旦成为海外平台的“默认版本”,就有可能被外部资本包装为“本地原创”,从而反向向中国企业主张版权,压缩我方作品的国际空间。若不设立清晰的权属边界和国际确权机制,未来的“短剧风口”极可能被某些不负责任的操作变成“版权泥潭”。

其次,内容红利不能沦为技术掠夺的工具。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,海量中国微短剧正成为外部AI训练的重要素材。一些境外公司以“公开内容”为由大规模扒取中资平台上的中文视频数据,不仅擅自使用台词、剧情架构甚至叙事逻辑,还通过技术手段“去中国化”。其行为模式与微软等科技巨头在AI训练中未经许可抓取新闻与文学作品的做法如出一辙,属于典型的数据掠夺。这种“版权殖民主义”的根本逻辑是:在法律真空地带,通过算力与资本优势对他国产业链进行“无感切割”。作为我国新文创模式的重要成果,微短剧若不能在出海之初就“插上版权标签”,建立起明确的内容来源链条与数字确权机制,那么最终在海外市场将面临“数据被抓取—故事被抄袭—原创被反告”的三重陷阱。因此,版权确权与技术防护机制应成为微短剧“走出去”的标配。建议推动在行业内部统一内容登记与追溯标准,对“出海”剧本实施唯一性ID标记,借助区块链与AI水印等技术手段,确保剧本结构、内容表达、翻译版本具备“可追踪、可定位、可举证”的能力,从而形成对海外侵权行为的有力反制手段。

最后,构建版权共治机制是“文化出海”的重要保障。短期来看,应当加快推动行业自律组织出台版权合规指南,明确剧本授权、翻译改编、演员演绎等环节的合法边界,建立行业“红黄线机制”。对未经授权擅自翻译上线、侵占他人版权的行为,应当纳入司法快审机制,依法追究相关企业法律责任,形成震慑。中期来看,建议推动国家层面出台专门的“网络微短剧著作权保护实施细则”,将其纳入现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等,明确数字作品在境外传播过程中的版权确权路径,并建立中外法律互认的通道,防止我方维权遭遇“无效判定”。更重要的是,可在“数字丝绸之路”等多边机制框架下,倡导建立“国际版权公约微短剧补充议定书”,构建一套全球范围内承认剧本原创性、演绎合法性、传播合规性的仲裁机制和法律协调机制,推动构建公平、透明、可追责的“文化出海”法治秩序。

微短剧出海,不只是内容传播,更是中国叙事方式走向世界的实践。如果原创版权被弱化、内容主权被稀释,中国故事的全球表达将失去根基。唯有同步推进版权治理与法治护航,才能确保中国微短剧在国际传播中拥有明确的“身份”和“主场”。(作者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讲师、浙江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研究人员)

精彩推荐
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
05-19
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“特斯拉速度”成为“上海速度”常态
05-18
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
05-11
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、年轻化的选择
04-20
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“预售抢购模式”及“两级火箭渠道模式”
04-20
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
04-17
热点推荐
五六天后: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“保驾护航”
06-08
谜茵焕肤精华: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
06-08
草本与咖啡的结合——品晟咖啡强势登场
06-08
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|大有机会博10%的收益,来不来?
06-08
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?
06-08
TMALL@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,用脑洞致敬生活!
06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