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网财经综合报道】7月30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,决定今年10月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,研究关于制定“十五五”规划的建议。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。会议释放财政政策、货币政策、资本市场、内需提振、风险化解等多方面的重大信号,为下半年经济工作指明方向。
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积极判断,认为“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展现强大活力和韧性,同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”,强调要“正确把握形势,增强忧患意识,坚持底线思维,用好发展机遇、潜力和优势,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”。会议对下半年有效释放内需潜力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。
信号一:对上半年经济判断积极 下半年继续巩固向好
会议指出,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,要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。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解读,上半年GDP同比增速5.3%,好于市场预期,经济基本面韧性十足;但有效需求不足、物价低位运行及“卡脖子”问题等深层次挑战将持续。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马泓认为,商业周期尚处于去库存阶段,需更多增量政策激活经济,预计下半年政策将加力释放内生动能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信号二:政策注重延续性与灵活性相结合
会议提出,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,增强灵活性预见性,着力稳就业、稳企业、稳市场、稳预期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,这意味着要落实好已出台政策,不搞“大拐弯”,让经营主体有稳定预期;同时根据形势灵活调整,及时出台增量政策,如追加预算、降准降息、取消房地产限制举措、纾困外贸企业和就业群体等,并动态调整预算,扩大财政支出。
信号三:落实落细存量政策 更侧重结构性支持
会议强调,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、适时加力,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。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指出,本次会议更强调已出台政策的传导落实,政策工具侧重结构性和定向支持,短期内增发政府债及全面降准降息概率较小。财政政策方面,将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;货币政策方面,将加力支持科技创新、提振消费、小微企业、稳定外贸等,结构性工具或更多向小微企业倾斜。
信号四:扩内需重在促消费 高度重视服务消费
会议强调,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,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,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。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解读,服务消费附加值高、就业带动效应强,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。社科院报告指出,服务消费需求增加激励企业扩大差异化供给,价格上涨带动盈利改善和就业增加,形成良性循环。
信号五: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优化市场竞争秩序
会议提出,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,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,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,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。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,中央将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,整治地方保护、低价倾销等行为,营造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。罗志恒表示,“反内卷”需分类施策,传统产业严控新增产能,新兴产业则应发展创新支持力度,畅通市场化退出机制。
信号六: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
会议强调,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,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,强化融资支持,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,及时纾困救助外贸行业,对失业群体给予阶段性补贴,支持企业开拓非美海外市场,打通出口转内销渠道,将“以旧换新”政策扩围至相关商品。
信号七: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
会议提出,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,严禁新增隐性债务,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出清。
信号八: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
会议提出,要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,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。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员王运金认为,吸引力在于改善投资回报预期、提高投融资便利性等;包容性则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满足不同企业融资需求。下半年央行可对资本市场调节工具增量扩围,降低操作门槛,扩大额度,并考虑创设新型金融工具增强市场稳定能力。(文馨)